设为首页收藏本站

论坛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搜索
热搜: 活动 交友
查看: 280|回复: 4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[有话要说] 专家称中国目前养老金制度总有一天会崩溃

[复制链接]
跳转到指定楼层
楼主
发表于 2011-6-15 22:42:51 |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|倒序浏览 |阅读模式
据上海证券报报道,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翟振武表示,“十二五”期间,我国15—59岁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将达到最高点,然后缓慢下行。与之相对应,人口红利也将在“十二五”时期彻底消失。
- z, o" Q4 P' S
$ x& m! }' b. J! y: \( D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昉判断,随着老龄化程度提高,2013或2015年,抚养比会降到最低点,之后老年抚养比会迅速上升,带动总抚养比上升。到那时,人口红利将消失。
5 w( }5 {- {& L$ }; V4 |) h
- s7 J0 d, m/ i! `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显示,0—14岁人口占16.60%;15—59岁人口占70.14%;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.26%。
" p. R# h$ h, z* Z) `8 S- L+ b
  q0 I: o& Y: f$ {报道称,按此计算,我国的人口抚养比为0.34左右,仍处于1964年以来的下降通道。但这种下降态势只能持续到2013年左右。在2013年之后,由于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,导致老年抚养比迅速上升,并在绝对水平上超过少儿抚养比,使得总抚养比开始出现第二个转折点。9 @3 B  u( v# R. K
" W: H0 o: o) ]( b0 {
在人口学上,抚养比是指少儿人口(0—14岁)与老年人口(65岁及以上)与劳动年龄人口(15岁—64岁)之比。人口学规律显示,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将依次经历从高少儿、低老年型的高人口抚养比,到低少儿、低老年型的低人口抚养比,再到低少儿、高老年型的高人口抚养比的三个不同阶段。在第二阶段,由于劳动年龄人口比重高,人口抚养负担轻,人口生产性强,社会储蓄率高,有利于经济增长,因此这一人口过渡时期通常被称为人口红利期。
& S* l/ |" c% Z
, C' N4 R1 ]3 `) \; |" P蔡昉强调,不是人口抚养比的绝对水平而是人口抚养比的变动(下降或上升)决定了人口红利。中国出现的劳动力短缺是有人口结构基础的,它既不是结构性短缺,也不是临时性短缺,而是一种必然的经济和人口现象。
1 Z$ E' X; h3 ]0 P
+ M) k- @5 ?& K3 V9 V4 y4 A蔡昉预测,到2015年,农村的负增量与城市的正增量相等,全国劳动年龄人口净增量为零,之后,全国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减少,劳动力短缺将更加严重。
/ _* ?! O3 x: V- V0 s# [3 Q1 T/ P- F4 c0 h  Y! {9 u) K9 z$ K' a) ]
财政部财科所所长贾康也认为,剩余劳动力原来无限供给的局面已经改变了,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压力非常明显,而且是以无可比拟的速度在迅速增加。
9 i2 H7 Q: M% Q
, T, j/ F: E1 e) w+ [民间研究人口的学者何亚福曾呼吁,现在中国仍处于“人口红利期”,养老基金尚且入不敷出,将来随着老龄化日益严重,进入“人口负债期”,一方面老人逐年增多,高峰时达到4亿多老人,另一方面年轻劳动人口逐年减少,中国目前的养老金制度总有一天会崩溃。
. n3 G! c3 x9 e/ |/ G* j. U
分享到: 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
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
沙发
发表于 2011-6-16 00:03:03 | 只看该作者
板凳
发表于 2011-6-16 09:55:02 | 只看该作者
怕怕
地板
发表于 2011-6-18 02:15:30 | 只看该作者
楼主的帖子实在是写得太好了。可是我立刻想到,这么好的帖子,倘若别人看不到,那么不是浪费楼主的心血吗?经过痛苦的思想斗争,我终于下定决心,牺牲小我,奉献大我。我要拿出这帖子奉献给世人赏阅,我要把这个帖子一直往上顶,往上顶!顶到所有人都看到为止!  
5#
发表于 2011-6-20 00:13:33 | 只看该作者
  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无图浏览|联系我们|广告报价|免责声明|商家合作|新手上路|手机访问|技术支持

GMT+8, 2025-10-26 13:44, Processed in 0.041118 Second(s), 24 Queries Powered by Discuz! X3.1

网站修改联系QQ:543199007 正在备案中 © 2011-2012 论坛 办公电话:13537831449

  

返回顶部